学院动态

支部联学共建:如何做好新闻宣传?他给了一把“钥匙”

发布者:王潇     发布时间:2023-12-07      浏览次数:393

我们既要善于发现“美”,又要善于表现“好”;

不但要会描写“小人物”身上的“大”、更要能勾勒“大人物”身上的“小”;

人不下车、脚不带泥、眼不离屏,靠东拼西凑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

支部联学共建活动现场

12月6日,中国新闻奖获得者、金华市劳动模范、金华新闻传媒中心财经民生部副主任许健楠以“新媒体时代 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题,为我校继教处、终身教育学院、教育集团教工党员带来一堂生动的“党课”。

许健楠在与大家交流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学新闻还有用吗?”“写稿子编微信,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

针对新闻宣传的种种误区,许健楠结合实际案例,作了一一解答。他认为,学新闻并不是为了帮你找个工作“以谋生计”,而是学习新闻技能,具备新闻素养,这种技能和素养能让你有核心竞争力,在任何工作面前“游刃有余”。“做自媒体工作,大忌就是‘差不多’”,许健楠表示,“差不多先生”不容于以前的时代,更不容于现在的时代,如果写得每篇稿子都“差不多”,那未来的结果可能就差很多。

如何把工作会议写生动?怎么能把常规活动写精彩?人物通讯如何能做到深入人心?

“要去发现会议和活动的闪光点、创新点以及好做法;写人物要有观察力和共情心……”面对大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许健楠支出妙招。他说,会议和活动报道推陈出新虽然很难,但“事在人为”,只要认真准备、细致观察,总能窥见“精彩之处”,进而把报道做精、做细、做活、做好,“满意”自然而至。

许健楠结合他采写的“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篮球奶奶”朱淑媚等文章,为大家展示了一篇好的人物通讯从被发现、采访、写就、推出、产生影响等过程。“我们要善于讲故事,努力做到眼中有事、笔下有人。这样才能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和社会价值。”许健楠认为,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钥匙”。

交流互动环节

“我们需要用标题来吸引眼球吗?如何辨别和远离自媒体中的各类错误?”

在交流互动环节,许健楠回应了大家的提问:我们要用好的内容来吸引读者,而不是标题,标题党的做法无异是杀鸡取卵,大家因为标题可能打开一次或者两次,但第三次打开后发现“依然如此”,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看了。人人都可发声,发声人员新闻素养参差不齐,必然会产生质量上的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葆有质疑的精神,身边常备权威“词典”,有疑就问。

“讲得非常好,听了很受用,希望常来讲。”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祝伟华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有内容、有品质”的党课,也是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时间虽然不长,但确实学到不少。”继教处处长钱旭升希望大家充分吸收消化讲座的内容,不断强化新闻宣传意识,进一步提升新闻宣传能力。

此外,继教处副处长罗福建,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峻岭,教育集团分管负责人杨平,以及继教处党支部,终身教育学院院办与考试中心党支部、学历与培训中心党支部、教育集团党支部等成员参加此次支部联学共建活动。

许健楠,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专业2003级校友。金华市政协委员,金华市劳动模范,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财经民生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曾代表浙江新闻界参加全国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受到全国三教办通报表彰。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01954号-1 E-Mail: cjxy@zjnu.cn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街300号,浙师大专家楼内院,培训楼三楼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288 传真:8228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