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创新实践,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预热 —— 2024年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

发布者:王潇     发布时间:2024-10-28      浏览次数:225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号召,深入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能力与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家庭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依据国家及地方家庭教育指导人才培养计划,由浙江师范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主办的“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得到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社会评价机构——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的大力支持。

10月18日下午2时,“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17幢302教室顺利举行。浙江师范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峻岭,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秀芬,中国心理干预技术协会常务理事顾俊峰,培训项目组成员及全体学员出席开班仪式。 沈峻岭副院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指出学院与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紧密合作,举办首期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证培训班,旨在帮助中小学教师结合丰富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进一步全面深化理论体系,厚植专业素养,提升实践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专业性,成长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业人才和领头雁,助力家校共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在五天的集中培训阶段,项目组邀请了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和家庭教育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授课。10月18日,中国心理干预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新家庭儿童成长发展中心主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讲师顾俊峰首先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师专业伦理与专业精神》的主题讲座。顾老师围绕专业伦理概述、相关议题探讨、专业精神建构以及伦理与专业精神的互动等四个方面,并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在职业发展中坚守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并鼓励学员们以专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家庭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

10月19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国家智库专家,全国及省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教指导部部长,长三角家庭教育智库专家来祥康,首先就《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家庭教育指导要点》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了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与生理特征,以及家长应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来老师强调,理解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是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策略的关键。下午,来老师又围绕《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者的专题讲座能力》主题,分享了一系列提升演讲技巧和专业知识的案例。他指出,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高效沟通、引人入胜的讲座技巧,以便更好地向家长传递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

10月20日上午,沈峻岭副院长主持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经验交流分享会,她首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分享了遇到的问题、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学员们也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各自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积累的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经验交流分享会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家庭教育指导技巧,更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与经验共享的力量。

当日下午,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卫小峰为学员们详细解读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表),并就其中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解析,为后面的考证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10月21日,浙江开放大学教授、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家庭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吴思孝在题为《家庭教育活动项目设计方案撰写》的专题讲座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构思并实施科学、系统且富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活动项目,并分享了一系列实用性强、易于操作的方法、技巧和案例。下午,吴教授围绕《学校(教师)如何参与家庭教育》,深入探讨了学校与家庭在促进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合作机制,强调了双方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合作策略与建议。

10月22日,浙江三道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和事佬栏目嘉宾俞琴老师在《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题讲座中。结合具体案例剖析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涉及家庭教育的法律问题,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依据。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反馈,通过专家的悉心指导与同行间的经验交流,不仅了解到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核心理论与实用技巧,而且深刻领悟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显著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今后更有自信来有效地引导家长实施科学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后期,随着“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标准的出台,项目组会及时安排学员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线上学习,并组织大家参加第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今后,学院还将进一步深化与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的合作,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助力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相关工作从业人员提升工作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为构建更加和谐家校共育关系和更有有效的家校共育机制贡献浙师力量。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01954号-1 E-Mail: cjxy@zjnu.cn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骆家塘街300号,浙师大专家楼内院,培训楼三楼 邮编:321004 电话:(0579)82282288 传真:82282917